勤奋,其实质是对目标的聚焦力、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以及对时间的使用效率三者的统一。
在年轻时,尤其是在学生阶段,如能把这三者同时处理得较好,在学习成绩和成长速度上常会领先其他同龄人,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获得先发优势和持久的竞争力。
因为年轻人普遍都兴趣广泛、精力旺盛、活跃度高、渴望体验各种新事物,同时欠缺自身所处成长阶段对于整个人生重要价值的认知,因此,只有少数学生能做到勤奋专注,能做到学习成绩优秀。
下面以小编自己做例子给大家讲个故事:我上学的时候我学习很不好。我爸爸很失望。所以我开始整整一年的奋斗历程,首先制定了个人的策略:确定了每门科目中考时要达到的目标分数,在学得较好的科目上加强精力投入,争取更好的成绩;在弱科上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,力争保证取得能接受的分数,只要不要太拖总成绩的后腿。其次,在认知方面,确定了必须勤奋才有可能创造奇迹的态度,停止各种娱乐活动,力争排除各种干扰,尽快地将学习成绩提上来。(河南工业技师学院)
打定主意之后,我每天早晨开始很早就到学校上早自习,中午一放学都以最快速度跑回家,以前跟同学结伴放学连说带笑得走十多分钟,后来我用4分钟就能到家,吃完午饭再最快速度跑回学校,晚上放学也是这样,除了吃饭和休息,其他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。头发长了也顾不上剪,把耳朵都遮上了,每天晚上学习背书到凌晨一点,第二天早晨六点多就从床上弹起来。学习学困了,就在桌上眯一会儿,有好几次都睡毛楞了。在学习的同时,还得忍受排在前面的好同学的讽刺和打压,都是诸如什么基础不好,再努力也没用之类的屁话。
而且,那时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的心机:每天排在前三排的同学早自习一到学校,总是前后左右先聊一通昨晚哪部电视剧精彩,哪个明星有什么新闻了,其实就是为了向其他同学表明自己昨天晚上没学习,都看电视来着玩来着。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教材和练习册都看得紧紧的,遇到难题,彼此也多以自己也不会来推脱,实际上他们心中都把前三排的同学当作对手,都彼此防着,每次模拟考试作弊,只是为了让自己排座能排在前面,只是为了在开家长会时,让家长脸上有光。而班主任也对后两座的学生基本无视,只要上课不讲话,不搅乱秩序就行,整个初三,除了批评,基本就没跟坐在后面的学生说过话,直到我后来已经坐到了第三排,才有所改变。(河南工业技师学院)
我当时感觉自己就像一辆发动起来的战车,完全停不下来,天天都处于学习的状态中,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,万一考不上高中,自己也不会后悔。甚至后来有点迷信,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要对着墙用手指写一遍“平常心”三个字才能睡着
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之后,我已经坐到了第二排,而那次的家长会班主任跟“好学生”们的家长热情交流,忽悠这个家长说你孩子能考最好的重点高中,忽悠那个家长能考第二重点高中,唯独没和我爸说我能考上什么学校,我爸也没搭理她,因为他早就知道了那些好学生的分数水分有多大。(河南工业技师学院)
最终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,我的分数远远超过了目标高中去年录取分数线。而之前排在前三排的“好学生”们,只有两个人考上了重点高中,而且还不是最好的那所重点,其他人后来全去了技校和中专。而班主任对中考出现集体式雪崩的解释是:这批孩子普遍心理素质太差,考试紧张,都发挥失常。之所以长篇大论讲了这段初中往事,没提高考和后来的学习工作奋斗经历,是因为这次的努力并不是按照别人的要求,而是人生第一次自己逼自己,是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目标。
本文来源:
河南省大中专学校联合招生网https://www.hnszzxx.com/
本文标题:
勤奋改变人生【河南工业技师学院】
本文地址:http://gyjs.hnszzxx.com/news/itemid-4190.s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