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考了99.5分,却依然吓得大哭
这是一则在小学老师中流传很广的故事,故事里的女主角露露在很多班级里都有类似原型。露露上小学二年级,一次语文考试之后,班主任朱老师在发语文试卷时,露露突然大声哭了起来。朱老师觉得很奇怪,露露考了全班最高分——99.5分,刚才还好好的,朱老师还特意表扬了她,怎么拿到卷子突然哭了?朱老师赶紧去安慰露露,没想到露露一边抽泣,一边说:“我......没有......考到100分,妈妈肯定......会骂我的。”朱老师连忙说:“不会的,露露都考全班第一了,妈妈肯定会高兴的,况且这次的试题有点难啊,妈妈肯定不会责怪你的。”可是,露露还是说:“会的,妈妈会的。”无奈,朱老师只好给露露妈妈打电话。谁承想,露露妈妈叹了一声气,说:“都怪我平时老是要求她尽量考到100分,没想到这样给了孩子那么大压力,唉,这孩子,哭什么呢!不过话说回来,就差0.5分,确实可惜。”朱老师若有所思,回去跟露露说:“我和你妈妈交谈过了,你妈妈说,知道你已经尽力了,况且很接近一百分了,她很高兴,不会骂你。”露露听完,才擦干了眼泪。(河南工业技师学院)
名师点评:
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宏表示,家长总以为孩子考了好成绩就会拥有好未来,所以,常常以“为你好”为借口要求孩子考个好成绩,考不好就着急生气,殊不知,这在孩子看来并非爱,而是面目可憎。
故事二被各种补习班塞满,初中男生寒假不愿回家
2017年1月15日,郑州市某中学处初一学生军军的心情低到了冰点,本想着考完期末考试就能放松放松了,谁承想,还没到寒假父母就给报了很多兴趣班。升入初中的这一学期,军军为了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,选择了住校,如今,已经放假,他却不想离开学校。“回家依然是不想上的钢琴班、书法班、美术班……”军军对宿管阿姨说。可宿管阿姨也得放假回家,所以军军不能继续住在学校里。为了逃避寒假班,没地方可去的军军只好选择“离家出走”,去了同学家。当然,逃避不是长久之计,最后在同学的劝说下军军还是硬着头皮回了家。(河南工业技师学院)
名师点评:
徐宏说:“这么小就被逼得离家出走,谁的错?”这两个小故事,值得所有父母反思。
支招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爱,谁的错?
说到对孩子的爱,没有一个家长会否认自己的付出与心血。然而,为什么还有很多像露露和军军一样的孩子,不能承受这爱的深沉?徐宏表示,太多父母用“爱”绑架孩子,一边面目可憎地要求孩子做这做那,一边“以爱为名”,感动了自己。殊不知,这样的做法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灵的创伤,这不是爱,是伤害。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,不是孩子不够努力,也不是孩子不懂得感恩,而是家长的错,是家长爱错了方式。那么,家长到底该如何爱孩子呢?
1.懂分寸,不逾越。
身为父母,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,就不要美化内心对孩子的苛责,不要标榜深爱,让孩子承受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负面情绪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做懂分寸不逾越的父母,懂得爱的分寸,而不是“口口声声说着爱,却面目可憎”。
2.把成长的自由交给孩子。
网上流传的中美对比的教育观念如此说:美国的父母给孩子的是一把房门的钥匙,让孩子自己打开房门去装修和布置;而中国的父母会给孩子打开房门,送给他一个装修和布置好的房子。当美国孩子要撞墙的时候,父母会让他自己去撞,只有让他自己去撞,他才知道墙是硬的;而中国的家长在孩子撞墙之前,就做好软包,即使孩子撞上墙也不知道墙是硬的。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从小培养的,家长松手孩子才能自由成长,家长放手孩子才能飞得更高。(河南工业技师学院)
3.爱孩子更要尊重孩子。
著名作家、学者周国平曾说过:“爱孩子是一种本能,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,而如果没有教养,爱就是去了风格,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。”所以,家长不能仅仅是爱孩子,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。露露妈妈和军军家长之所以会把孩子逼得哭泣和离家出走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。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因为被爱得太多而变坏。但是,如果这种爱没有“界限”,而且在爱的同时不尊重孩子,那么,情况就会相反,孩子得到的爱越多,就会变得越“坏”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