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,播上思想的种子,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;播上行为的种子,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;播上习惯的种子,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;播上品德的种子,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”。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时机,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、友情和恩情,在接受他人关爱、支持和援助时,给他人以回报,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。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,增强责任感,要有一颗感恩之心,懂得怜悯,懂得尊重,懂得负责,与人为善,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。
二、及时点拨学生,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
环境是无声的教育,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,为此要创设以“感恩”为主题的教育氛围,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“感恩”的氛围中接受洗礼。
三、体验“感恩”的真实情感
1.结合节日,开展活动。如:国际“三八节”、“母亲节”、“ 父亲节”等,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。
2.学做父母,体验辛劳。如:冬天洗衣、洗菜等洗理活动。
3“教师节”。为老师做个庆贺卡,送一束野花。老师会感到非常欣慰。
让学生们从真实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伟大与艰辛,感知老师的良苦用心。从而将“感恩”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,并且从内心深处感到应该报恩。古人说:滴水之恩,须当涌泉相报。感恩,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,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。“羊的跪乳”,“鸦的反哺”,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,才芬芳馥郁,香泽万里。另外,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,因为,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,心地坦荡,胸怀宽阔,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,助人为乐。当耳旁不再喧嚣,当眼睛不再迷茫,当心不再悲愤,让我们沉淀下来,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,用感恩的心去发现,去探索,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纯!欢迎来河南工业技师学院参观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